
GBT 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設計標準》於(yu) 2020年1月1日起實施,原國家標準《石油化工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設計規範》(GB50493—2009)同時廢止。
【標準法規】GBT 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設計標準》
GBT 50493-2019
本文整理自GBT 50493-2019標準主要起草人中石化洛陽/廣州工程有限公司裴炳安教授《石油化工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設計標準》GB50493修編內(nei) 容解讀。
GBT 50493-2019修編主要內(nei) 容:
1、標準名稱由“設計規範”改為(wei) “設計標準”;
2、有毒氣體(ti) 範圍由《高毒物品目錄》中所列毒氣擴大到常見劇毒氣體(ti) ;
3、增加了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簡稱GDS)的設計相容性、獨立性和可靠性要求;
4、增加了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簡稱GDS)應與(yu) 火災及消防監控係統分開設置的要求;
5、增加了開路式(激光、紅外)探測器、噪聲探測器等內(nei) 容,進一步完善了探測器的布點和布置要求;
6、增加了常見氣體(ti) 探測器選用指南、GDS配置圖等5個(ge) 規範性標準附錄;
7、對標準的部分章節和條款內(nei) 容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取消了強製性條文。
01
原:名稱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設計規範》
現:名稱GBT 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設計標準》
條文說明:根據國標最新標準,作為(wei) 規範類文件,必須全部是強製性條文,作為(wei) 推薦型標準,是沒有強製性條文的。
02
原:GB50493—2009 3.0.6: 可燃氣體(ti) 檢(探)測器應采用國家指定機構或其授權檢驗單位的計量器具製造認證、防爆性能認證和消防認證的產(chan) 品。
現:GBT 50493-2019 3.0.5 可燃氣體(ti) 探測器必須取得國家指定機構或其授權檢驗單位的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shu) 、防爆合格證和消防產(chan) 品型式檢測報告;參與(yu) 消防聯動的報警控製單元應采用取得國家消防電子產(chan) 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型式檢測報告的專(zhuan) 用可燃氣體(ti) 報警控製器;國家法規有要求的有毒氣體(ti) 探測器必須取得國家指定機構或其授權檢驗單位的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shu) 。安裝在爆炸危險場所的有毒氣體(ti) 探測器還應取得國家指定機構或其授權檢驗單位的防爆合格證。
條文說明:2017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已批準新計量法於(yu) 2017年12月28日執行。修改主要內(nei) 容:取消製造、修理計量行政許可(即取消計量製造認證),嚴(yan) 格 執行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許可。可燃氣體(ti) 探測器目前已不需要取得CCCF認證,但銷售時應取得消防產(chan) 品型式試驗檢測報告(必須有)和消防產(chan) 品認證證書(shu) (企業(ye) 自願取證)。
03
原:GB50493—2009 3.0.9:可燃氣體(ti) 、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宜獨立設置。
現:GBT 50493-2019 3.0.8: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應獨立於(yu) 其他係統單獨設置。
條文說明: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不能生產(chan) 過程控製係統合並設計,是為(wei) 了保證工藝裝置生產(chan) 過程控製係統出現故障或停用時,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仍能正常工作。2014年國家安監總局安監總管三〔2014〕116號文中也明確要求: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應獨立設置。因此,本標準修訂時,參照 GB50116和安監總管三〔2014〕116號文有關(guan) 要求,對GDS的設置要求進行 了重新修訂。
04
原:GB50493—2009 3.0.11:工藝裝置和儲(chu) 運設施現場固定安裝的可燃氣體(ti) 及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宜采用不間斷單元(UPS)供電。加油站、加氣站、分散或獨立的有毒及易燃易爆品的經營設施,其可燃氣體(ti) 及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可采用普通電源供電。
現:GBT 50493-2019 3.0.9 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的氣體(ti) 探測器、報警控製單元、現場警報器等的供電負荷,應按一級用電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考慮,宜采用UPS電源裝置供電。
條文說明:分散或獨立的有毒及易燃易爆品的設施,如加油站、加氣站等,一般采用盤裝或壁掛式,電源功率較小,故規定檢測報警係統也可采用普通電源供電。
05
原:GB50493—2009 3.0.4:報警信號應發送至現場報警器和有人值守的控製室或現場操作室的指示報警設備,並且進行聲光報警。
現:GBT 50493-2019 3.0.3: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信號應送至有人值守的現場控製室、中心控製室等進行顯示報警;可燃氣體(ti) 二級報警信號、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報警控製單元的故障信號應送至消防控製室。
條文說明:消防控製室也需要對可燃氣體(ti) 二級報警信號、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報警控製單元的故障信號進行監控。
06
原:GB50493—2009 3.0.8: 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場所的檢(探)測器,應采用固定式。
現:GBT 50493-2019 3.0.6 需要設置可燃氣體(ti) 、有毒氣體(ti) 探測器的場所,宜采用固定式探測器;需要臨(lin) 時檢測可燃氣體(ti) 、有毒氣體(ti) 的場所,宜配備移動式氣體(ti) 探測器。
條文說明:對於(yu) 一些不具備設置固定式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探測器的場所,通常可以安裝移動式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探測器,以確保生產(chan) 和維護的安全需要。如: 環境濕度過高;環境溫度過低;或在正常情況下視為(wei) 非爆炸或無毒區,生 產(chan) 檢修時可能為(wei) 爆炸或有毒危險區等,受檢測產(chan) 品的性能所限,通常可以安裝移動式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探測器,以確保生產(chan) 和維護的安全需要。
07
原:GB50493—2009 2.0.2:有毒氣體(ti) :指勞動者在職業(ye) 活動中通過機體(ti) 接觸可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的氣體(ti) 。本規範中有毒氣體(ti) 的範圍是《高毒物品目錄》(衛法監發[2003]142號)中所列的有毒蒸氣或有毒氣體(ti) 。常見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氫、苯、氰化氫、氨、氯氣、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氣(碳酰氯)等。
現:GBT 50493-2019 2.0.2:有毒氣體(ti) 指勞動者在職業(ye) 活動中,通過皮膚接觸或呼吸可導致死亡或永久性傷(shang) 害的毒性氣體(ti) 或毒性蒸氣。
條文說明:隻要通過皮膚接觸或呼吸可導致死亡或永久性傷(shang) 害的氣體(ti) ,都稱為(wei) 有毒氣體(ti) 。都需要遵循本規範。
08
原:GB50493—2009 3.0.5:裝置區域內(nei) 現場報警器的布置應該根據裝置區的麵積、設備及建築物的布置、釋放源的理化性質和現場空氣流動特點等綜合確定。現場報警器可選用音響器或報警燈。
現:GBT 50493-2019 3.0.4 :控製室操作區應設置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聲、光報警;現場區域警報器宜根據裝置占地的麵積、設備及建構築物的布置、釋放源的理化性質和現場空氣流動特點進行設置,現場區域警報器應有聲、光報警功能。
條文說明:當現場可燃和(或)有毒氣體(ti) 探測器的數量少於(yu) 10個(ge) ,現場環境噪聲低於(yu) 85dBA,且探測器自帶一體(ti) 化聲、光報警器時,在不影響現場報警效果情況下,可不需設置現場區域報警器。當現場環境噪聲超過85dBA,探測器自帶的一體(ti) 化聲、光報警器難以達到報警效果時,為(wei) 了警示現場工作人員,在生產(chan) 現場主要出入口及高噪聲區等部位,需設置現場區域警報器。
09
原:GB50493—2009 3.0.10: 便攜式可燃氣體(ti) 和(或)有毒氣體(ti) 探測器的配備,應根據生產(chan) 裝置的場地條件、工業(ye) 介質的易燃易爆特性及毒性和操作人員的數量等綜合確定。
現:GBT 50493-2019 3.0.7 進入爆炸性氣體(ti) 環境和(或)有毒氣體(ti) 環境的現場工作人員,應配備便攜式可燃氣體(ti) 和(或)有毒氣體(ti) 探測器。進入的環境同時存在爆炸性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時,便攜式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探測器 可采用多傳(chuan) 感器類型。
10
原:GB50493—2009 氣體(ti) 密度大於(yu) 0.97kg/m³(標準狀態下)的即認為(wei) 比空氣重;氣體(ti) 密度小於(yu) 0.97kg/m³(標準狀態下)的即認為(wei) 比空氣輕。
現:GBT 50493-2019 4.1.2 判別泄漏氣體(ti) 介質是否比空氣重,應以泄漏氣體(ti) 介質的分子量與(yu) 環境空氣的分子量的比值為(wei) 基準。
⚫ 比值≥1.2,泄漏介質重於(yu) 空氣;
⚫ 1.0 ≤比值﹤1.2,泄漏介質略重於(yu) 空氣;
⚫ 0.8﹤比值﹤1.0,泄漏介質略輕於(yu) 空氣;
⚫ 比值≤0.8,泄漏介質輕於(yu) 空氣。
條文說明:由於(yu) 溫度和海拔對氣體(ti) 的密度影響較大,為(wei) 了方便判斷泄漏的介質泄漏到大氣中時,泄漏氣體(ti) 介質是否比空氣重,本標準用泄漏介質的氣體(ti) 分子量與(yu) 當地空氣的分子量的相對比值作為(wei) 判據。
11
原:GB50493—2009 4.4.2 設在爆炸危險區域2區範圍內(nei) 的在線分析儀(yi) 表間,應設可燃氣體(ti) (檢)探測器。
現:GBT 50493-2019 4.4.2 設在爆炸危險區域2區範圍內(nei) 的在線分析儀(yi) 表間,應設可燃氣體(ti) 和(或)有毒氣體(ti) 探測器, 並同時設置氧氣探測器。
12
原:GB50493—2009 6.1.1 相對氣體(ti) 密度大於(yu) 0.97kg/m³ (標準狀態下)的即認為(wei) 比空氣重;相對空氣密度小於(yu) (標準狀態下)的即認為(wei) 比空氣輕。檢測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ti) 和/或有毒氣體(ti) 時,推薦的檢(探)測器安裝高度應高出地坪(或樓板麵)0.3m~0.6m。過低易造成因雨水淋、濺,對檢(探)測器的損害;過高則超出了比空氣重的氣體(ti) 易於(yu) 積聚的高度。
現:GBT 50493-2019 6.1.2 檢測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距地坪(或樓地板)0.3m~0.6m;檢測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在釋放源上方2m內(nei) 。檢測比空氣略重的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在釋放源下方0.5 m~1m;檢測比空氣略輕的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高出釋放源0.5 m~1m(新增)。
條文說明:檢測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在釋放源上方2m內(nei) ,09版規範為(wei) :高出釋放源0.5~2m。6.1.3 環境氧氣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距地坪或樓地板1.5 m~2.0m。(新增)6.1.4 線型可燃氣體(ti) 探測器宜安裝於(yu) 大空間開放環境,其檢測區域長度不宜大於(yu) 100m(新增)。
13
原:GB50493—2009 3.0.5 當現場僅(jin) 需要布置數量有限的可燃或有毒氣體(ti) (檢)探測器時,在不影響現場報警效果的條件下,現場報警器可與(yu) 可燃及有毒氣體(ti) 探測器探頭合體(ti) 設置。當現場需要布置數量眾(zhong) 多的可燃或有毒氣體(ti) (檢)探測器時,此時現場報警器應與(yu) 可燃及有毒氣體(ti) (檢)探測器分離設置,並根據現場情況,提出聲光警示要求,分區設置。
為(wei) 了提示現場工作人員,現場報警器常選用升級為(wei) 105dBA的音響器,在高噪音區[噪聲超過85dBA]以及生產(chan) 現場主要出入口處,通常還設立旋光報警燈。
現:GBT 50493-2019 5.3.2 區域警報器的報警信號聲級應高於(yu) 110dBA(09版標準為(wei) 105dBA),但距警報器1m處總聲壓值不得高於(yu) 120 dBA。
條文說明:現場報警器選用,由原來105dBA的音響器修訂為(wei) 110dBA。
14
原:GB50493—2009 3.0.2 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的一級報警為(wei) 常規氣體(ti) 泄漏警示報警,提示操作人員到現場巡檢。當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濃度達到二級報警值時,提示操作人員應采用緊急處理措施。當需要采取聯動保護時,二級報警的輸出接點信號可供使用。現場發生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泄漏事故時,為(wei) 了保護現場工作人員的身體(ti) 健康,以便操作人員及時處理,對同時發出的有毒氣體(ti) 和可燃氣體(ti) 的檢測報警信號的處理,應遵循二級報警優(you) 先於(yu) 一級報警;屬同一報警級別時,有毒氣體(ti) 的報警級別優(you) 先的原則。
現:3.0.2 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的檢測報警應采用兩(liang) 級報警。 同級別的有毒氣體(ti) 和可燃氣體(ti) 同時報警時,有毒氣體(ti) 的報警級別應優(you) 先。
條文說明: ①一級報警為(wei) 氣體(ti) 泄漏警示,提示操作人員及時到現場巡檢處理; ②二級報警為(wei) 氣體(ti) 泄漏緊急報警,提示操作人員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③當氣體(ti) 泄漏需聯動保護時,應采用二級報警接點信號作為(wei) 聯動保護條件; ④現場探測器自帶的警報器接受探測器輸出的一、二級報警信號,現場區域警報器接受GDS係統輸出的第二級報警信號。
15
現:GBT 50493-2019 3.0.1 在生產(chan) 或使用可燃氣體(ti) 及有毒氣體(ti) 的生產(chan) 設施及儲(chu) 運設施的區域內(nei) ,泄漏氣體(ti) 中可燃氣體(ti) 濃度可能達到報警設定值時,應設置可燃氣體(ti) 探測器;泄漏氣體(ti) 中有毒氣體(ti) 濃度可能達到報警設定值時,應設置有毒氣體(ti) 探測器;既屬於(yu) 可燃氣體(ti) 又屬於(yu) 有毒氣體(ti) 的單組分氣體(ti) 介質,隻設有毒氣體(ti) 探測器;可燃氣體(ti) 與(yu) 有毒氣體(ti) 同時存在的多組分混合氣體(ti) ,泄漏時可燃氣體(ti) 濃度和有毒氣體(ti) 濃度有可能同時達到報警設定值,應分別設置可燃氣體(ti) 及有毒氣體(ti) 探測器。
條文說明: 對於(yu) 含多種有毒氣體(ti) 組分的混合氣體(ti) ,或不同工況條件下泄漏氣體(ti) 的 組成差異大時,當各毒性氣體(ti) 組分的氣體(ti) 濃度都有可能達到各組分的有毒 氣體(ti) 濃度報警設定值時,為(wei) 確保生產(chan) 安全,需要分別設置有毒氣體(ti) 探測器。
16
原:GB50493—2009 4.1.2 下列可能泄漏可燃氣體(ti) 、有毒氣體(ti) 的主要釋放源應布置檢測點:
1.氣體(ti) 壓縮機和液體(ti) 泵的密封處;
2.液體(ti) 采樣口和氣體(ti) 采樣口;
3.液體(ti) 排液(水)口和放空口;
4.設備和管道的法蘭(lan) 和閥門組;
現:GBT 50493-2019 4.1.3 可燃氣體(ti) 和(或)有毒氣體(ti) 釋放源周圍應布置檢測點:
1.氣體(ti) 壓縮機和液體(ti) 泵的動密封;
2.液體(ti) 采樣口和氣體(ti) 采樣口;
3.液體(ti) /氣體(ti) 排液(水)口和放空口;
4.經常拆卸的法蘭(lan) 和經常操作的閥門組。
條文說明: 根據《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範》GB50058規定,釋放源應按物質的釋放頻繁程度和持續時間長短分為(wei) 連續釋放源、第一級釋放源和第 二級釋放源。第一級釋放源:在正常運轉時周期或偶然釋放;第二級釋放源:在正常情況下不會(hui) 釋放,即使釋放也僅(jin) 是偶爾短時釋放。 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探測器檢測的主要對象是屬於(yu) 第二級釋放源的設備或場所。
17
現:GBT 50493-2019 4.3.1 液化烴、甲B、乙A類液體(ti) 等產(chan) 生可燃氣體(ti) 的液體(ti) 儲(chu) 罐的防火堤內(nei) ,應設探測器。可燃氣體(ti) 探測器距其所覆蓋範圍內(nei) 的任一釋放源的的水平距離不宜大於(yu) 10m,有毒氣體(ti) 探測器距其所覆蓋範圍內(nei) 的任一釋放源的的水平距離不宜大於(yu) 4m。
18
現:GBT 50493-2019 3.0.10 確定有毒氣體(ti) 的職業(ye) 接觸限值時,應按最高容許濃度、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的優(you) 先次序選用。
條文說明:有毒氣體(ti) 的三種職業(ye) 接觸限值(OEL)數值由低到高依次為(wei) :最高容 許濃度MAC、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每天8小時,每周5天)、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15分鍾)。
根據目前國內(nei) 、外有毒氣體(ti) 探測器的製造水平,如果采用MAC市場上 無探測器可選,在確保操作人員健康安全前提下,同時有多個(ge) 職業(ye) 接觸限 值的有毒氣體(ti) ,應按MAC、PC-TWA、PC-STEL優(you) 先順序選用;沒有提供OEL值的有毒氣體(ti) ,可按直接致死濃度IDLH選用。
19
現:GBT 50493-2019 5.4.3可燃氣體(ti) 探測器參與(yu) 消防聯動時,探測器信號應先送至取得 國家消防電子產(chan) 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型式檢測報告的專(zhuan) 用可燃氣體(ti) 報警控製器,報警信號應由專(zhuan) 用可燃氣體(ti) 報警控製器輸出至消防控製室的火災報警控製器。 可燃氣體(ti) 報警信號與(yu) 火災報警信號在火災報警控製係統中應有明顯區別。
20
根據GB50493、GB50116及安監總管三〔2014〕116號文有關(guan) 規定及要求,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係統(GDS)應按下列原則進行設計:
1. GDS係統應由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探測器、現場區域警報器和室內(nei) 報警控製單元等組成。現場有毒氣體(ti) 探測器宜帶一體(ti) 化聲光報警器,可燃氣體(ti) 探測器可帶一體(ti) 化聲光報警器。
2. 報警控製單元應采用獨立設置的以微處理器為(wei) 基礎的電子產(chan) 品(包括獨立設置的PLC、專(zhuan) 用氣體(ti) 報警控製器、DCS控製器等) 。
3. 報警控製單元發出二級報警信號時,應觸發安裝在現場相應報警分區的區域警報器。
4. 可燃氣體(ti) 二級報警信號和報警控製單元的故障信號,應送至消防控製室進行圖形顯示和報警。可以設置一台獨立的顯示器。5. 可燃氣體(ti) 探測器參與(yu) 消防聯動時,探測器信號應先送至取得國家消防電子產(chan) 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型式檢測報告的專(zhuan) 用可燃氣體(ti) 報警控製器,消防聯動信號由報警控製器輸出至消防控製室的火災報警控製器,火災報警控製器實施消防聯動功能。可燃氣體(ti) 探測器信號不能直接接入火災報警控製器的輸入回路。
6. 可燃氣體(ti) 或有毒氣體(ti) 檢測信號作為(wei) 安全儀(yi) 表係統(SIS)的輸入時,探測器應獨立設置,探測器配置應根據SIL回路定級結果確定,並滿足《石油化工安全儀(yi) 表係統設計規範》GB/T 50770有關(guan) 規定。
說明: 探測器信號用於(yu) 警示報警時,GDS報警控製單元采用獨立設置的以微處理器為(wei) 基礎的電子產(chan) 品即可,既不需要取得SIL認證,也不需要取得消防產(chan) 品型式檢測報告;探測器信號用於(yu) 消防聯動時,GDS報警控製單元應采用取得國家消防電子產(chan) 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型式檢測報告的專(zhuan) 用可燃氣體(ti) 報警控製器;探測器信號用於(yu) 安全聯鎖時,根據《石油化工安全儀(yi) 表係統設計規範》GB/T 50770有關(guan) 規定,SIL1及以下安全等級的聯鎖信號可接入GDS,SIL2及以上安全等級的聯鎖信號應接入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