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石油化工可燃氣體(ti) 和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設計規範》(GB50493)附錄B列出的10種有毒氣體(ti) 中不包含甲醇氣體(ti) ,而《工作場所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裝置設置規範》(GBZ/T223)表A.1中甲醇按照有毒氣體(ti) 列出。
甲醇如果以有毒氣體(ti) 對待,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 50mg/m3,相對分子質量32,報警值35ppm;以可燃氣體(ti) 對待,爆炸下限5.5%(V/V),報警值設置為(wei) 25 LEL%,換算為(wei) 體(ti) 積分數5.5%*25%=1.375%=13750ppm,遠高於(yu) 有毒報警上限35ppm。
按照“同一種氣體(ti) ,既屬可燃氣體(ti) 又屬有毒氣體(ti) 時,應隻設置有毒氣體(ti) 檢(探)測器”原則,應首先考慮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
但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選擇還需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於(yu) 存在跑冒滴漏的一般工廠區域,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值低,略有泄漏即報警,天天都是“狼來了”,為(wei) 不影響生產(chan) ,操作人員索性關(guan) 閉報警,則帶來更大的隱患。因此,隻有泄漏量控製好了,ppm報警方能凸顯其作用。
按照GBZ/T 233有毒氣體(ti) 的設置原則4.1.1 “高毒/劇毒氣體(ti) 必設”無爭(zheng) 議,其它有毒氣體(ti) 是“大量泄放/易於(yu) 聚集”的場合。建議結合場所條件、氣象條件、操作人員的操作方式、巡檢頻次等,來綜合評估風險程度。敞開式、通風條件好的場所按可燃設置是適宜的,而室內(nei) 、封閉半封閉等泄漏氣體(ti) 不易擴散及人員出入頻繁的場所,則應設為(wei) 有毒。操作人員采樣、巡檢時應配備便攜式有毒氣體(ti) 檢測報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