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督促深刻吸取事故教訓 推動壓緊壓實安全責任
應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化工和危險化學品
生產(chan)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化工事故62起、死亡81人,比去年同期(80起、92人)分別下降22.5%和12%,但是發生6起較大事故,比去年和2019年同期均增加3起。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業(ye) 安全發展理念不牢、法治意識不強、安全基礎薄弱、本質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管理缺失等突出問題,安全生產(chan) 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防範化解任務依然繁重艱巨。
化工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支柱產(chan) 業(ye) 和基礎產(chan) 業(ye) 。化工生產(chan) 過程複雜,涉及的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旦發生事故破壞力強,社會(hui) 影響大。危險化學品安全是安全生產(chan) 工作的重中之重,防範化解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堅決(jue) 遏製重特大安全事故關(guan) 係社會(hui) 長治久安、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地位突出,意義(yi) 重大。
應急管理部強調,夏季高溫、高濕,雷電、暴雨、強風等極端天氣頻發,給安全生產(chan) 帶來不利影響。一是易造成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企業(ye) 生產(chan) 裝置和儲(chu) 存設備超溫超壓,影響設備平穩運行和工藝控製,雷擊易造成電線短路、油氣儲(chu) 罐起火甚至爆炸,強降雨易導致遇濕自燃物質發生火災爆炸。二是部分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企業(ye) 將設備檢維修集中安排在夏季進行,檢維修過程中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ye) 數量多,這些都是企業(ye) 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三是夏季高溫天氣對從(cong) 業(ye) 人員生理和心理產(chan) 生雙重影響,易因身體(ti) 疲憊、精力不集中等引發事故。
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ye) 單位要層層壓實責任,紮實做好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防範工作。一是密切關(guan) 注掌握氣象預報和災害預警信息,重點開展對防雷防靜電設施、排水係統、儲(chu) 罐區溫度壓力檢測和噴淋冷卻係統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二是各有關(guan) 企業(ye) 要對生產(chan) 和儲(chu) 存的受熱易分解物質逐一進行排查,確保生產(chan) 工藝、儲(chu) 存及運輸條件符合有關(guan) 法規標準要求,儲(chu) 存場所必須嚴(yan) 格落實降溫、通風等安全管控措施,選用具備相應儲(chu) 存條件的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嚴(yan) 防高溫條件下引發安全事故。三是嚴(yan) 格責任落實,高度關(guan) 注夏季企業(ye) 集中檢維修的特點,認真做好全過程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加強警示教育提醒,強化監督檢查,切實做好安全風險防範工作。應急管理部提醒,企業(ye) 職工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要增強安全防範意識,發現安全生產(chan) 違法違規行為(wei) 及時舉(ju) 報,共同營造監督共治的氛圍。
為(wei) 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ye) 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深刻吸取有關(guan) 事故教訓,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增強社會(hui) 安全意識,壓緊壓實各項安全責任,有效防範和堅決(jue) 遏製化工危險化學品重特大安全事故,維護好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應急管理部近日對外公布一批2021年以來發生的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chan)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1.河南順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14”中毒事故
2021年1月14日16時20分左右,位於(yu) 駐馬店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的河南順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1#水解保護劑罐進行保護劑扒出作業(ye) 時,發生一起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傷(shang) ,直接經濟損失約1010萬(wan) 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業(ye) 人員違章作業(ye) ,致使作業(ye) 人員缺氧窒息暈倒,現場人員救援能力不足,組織混亂(luan) ,導致事故擴大。主要教訓:河南順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風險辨識不足,未明確高濃度氮氣造成的窒息風險;安全技術審查把關(guan) 不嚴(yan) ,未將受限空間與(yu) 危險化學品管道進行隔離;現場管理不到位,受限空間作業(ye) 人員佩戴正壓麵罩後無緊固措施;安全投入不足,未向淨化車間配備體(ti) 積小、適合進出罐作業(ye) 的正壓式呼吸器;應急救援演練針對性不強,未開展特殊受限空間防中毒方案演練。此外,其股東(dong) 昊華駿化集團有限公司未落實安全生產(chan) 責任製,對下屬企業(ye) 高風險作業(ye) 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查、檢查責任失管失察。
2.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26”爆炸事故
2021年2月26日16時19分左右,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複工複產(chan) 期間,非法生產(chan) 甲基硫化物發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受傷(shang) 。初步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事故單位進行甲基硫化物蒸餾提純,在更換攪拌電機減速器時,未對蒸餾釜內(nei) 物料進行冷卻,導致釜內(nei) 甲基硫化物升溫,發生劇烈分解爆炸。主要教訓: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法律意識淡薄,主要負責人不懂化工,在未經變更、未經設計、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借合法生產(chan) 之名(許可為(wei) 乙基氯化物)非法組織生產(chan) 甲基硫化物;一線從(cong) 業(ye) 人員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安全意識和風險辨識管控能力。
3.吉林化纖股份有限公司“2·27”中毒事故
2021年2月27日23時10分許,吉林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發生一起較大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8人受傷(shang) ,直接經濟損失約829萬(wan) 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長絲(si) 八車間部分排風機停電停止運行,該車間三樓回酸高位罐酸液中逸出的硫化氫無法經排風管道排出,致硫化氫從(cong) 高位罐頂部敞口處逸出,並擴散到樓梯間內(nei) 。硫化氫在樓梯間內(nei) 大量聚集,達到致死濃度。新原液車間工藝班班長在經樓梯間前往三樓作業(ye) 崗位途中,吸入硫化氫中毒,在對其施救過程中多人中毒,導致事故後果擴大。主要教訓:吉林化纖股份有限公司重要安全設備缺失,未設置固定式有毒氣體(ti) 報警裝置、事故通風係統、全線DCS集散式自動控製係統和雙回路電源供電;風險辨識和管控缺失,未辨識出八紡酸站三樓存在硫化氫中毒風險;事故應急處置不力,未製定現場處置方案,未配備應急器材等管控措施;相關(guan) 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教育和培訓流於(yu) 形式。
4.黑龍江凱倫(lun) 達科技有限公司“4·21”中毒事故
2021年4月21日13時43分,綏化安達市黑龍江凱倫(lun) 達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9人中毒受傷(shang) ,直接經濟損失約873萬(wan) 元。事故發生在三車間製氣工段製氣釜停工檢修過程中。初步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4個(ge) 月的停產(chan) 期間,製氣釜內(nei) 氣態物料未進行退料、隔離和置換,釜底部聚集了高濃度的氧硫化碳與(yu) 硫化氫混合氣體(ti) ,維修作業(ye) 人員在沒有采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入製氣釜底部作業(ye) ,吸入有毒氣體(ti) 造成中毒窒息。在搶救過程中救援人員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多次向釜內(nei) 探身、呼喊、拖拽施救,致使現場9人不同程度中毒受傷(shang) 。主要教訓:凱倫(lun) 達科技有限公司法律意識缺失、安全意識淡薄,未落實安全生產(chan) 主體(ti) 責任,違規組織受限空間作業(ye) ;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未辨識出製氣釜檢修存在中毒窒息風險;安全管理製度不完善,缺少停車作業(ye) 內(nei) 容,對釜內(nei) 物料退料、置換的操作規定不明確;作業(ye) 人員崗位培訓不到位,未開展特殊作業(ye) 安全培訓;應急處置能力不足,未配備足夠應急救援物資和個(ge) 人防護用品。此外,未依法取得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擅自開工建設,未批先建問題突出。
5.河北鼎睿石化有限公司“5·31”火災事故
2021年5月31日14時28分,位於(yu) 滄州市渤海新區南大港產(chan) 業(ye) 園區東(dong) 興(xing) 工業(ye) 區的鼎睿石化有限公司發生火災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約3872萬(wan) 元,未造成人員傷(shang) 亡。初步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鼎睿石化有限公司非法儲(chu) 存,在油氣回收管線未安裝阻火器和切斷閥的情況下,違規動火作業(ye) ,引發管內(nei) 及罐頂部可燃氣體(ti) 閃爆,引燃罐內(nei) 稀釋瀝青。主要教訓:鼎睿石化有限公司法律意識淡薄,在儲(chu) 罐建成未驗收的情況下,擅自投入使用,非法儲(chu) 存稀釋瀝青;在動火作業(ye) 前未進行危險因素辨識,未製定並落實動火作業(ye) 的安全措施,違章指揮無證人員動火作業(ye) 。
安全生產(chan) 人人有責